西安维权女车主反被债主维权,一码归一码
原标题:西安维权女车主反被债主维权,一码归一码
陈迪说: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和解 乱象之下是行业困局
.
▲西安维权奔驰女车主和解。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引发舆论热议的“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对于当事人来说,终于迎来了不错的结果,当事人也因此被称为“维权女王”。
有意思的是,该事件刚告一段落,维权接力棒就交到了另一方手上。
据红星新闻报道,西安奔驰女车主眼下似乎身陷债务纠纷——就在她跟4S店和解的当晚,有广告商登上了从上海飞往西安的航班。他已催债8个月,讨债对象之一就是奔驰维权女车主。还有媒体报道,上海多商户称女车主担任监事的公司,至少拖欠575万元债款。
另有网络爆料称,她涉嫌诈骗以及700多万元卷款逃逸案,上海徐汇警方对此透露,她所在公司主要是由于经营不善拖欠款项,她因此和讨债方在派出所协调,属于民事纠纷并非刑事犯罪。
“维权女王”反被维权,这看起来很有戏剧性,但又是正常的舆论现象。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当一个人成了名,她(他)身上的很多东西都会被放大,包括优缺点,包括曾经做过的好事坏事。如今,“维权女王”获得了舆论关照,也基于哭诉维权成功。
那么,针对部分商户“诉求箭头”对准她的维权,我们该如何看待?
首先要明确,这是同一个人,却不是同一件事。既然是两件事,就要一码归一码。
至于姿势怎么摆,很简单,我们当时是怎么围观“坐引擎盖”的,就该怎么围观“拖欠债款”。这两起事件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疑似权益被侵犯者,对自我权益的诉求。只不过,在一起事件中的陈诉者,变成了另一起事件中的被陈诉者。
也正因此,我们没必要为一个维权者“镀金”,她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她以前做过什么,并不影响她的权益遭遇侵犯后奋力维权。
公众的注意力,应放在具体的事件中,而不是个人的品质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这就是法律的基本逻辑,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方式。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公正的司法评判,从来都是“你做的这个事是对是错,违反了哪条法规,相应地给予何种处罚”,而不是“你这人有多坏,负面形容词有多少,我就判你多重。”
或许有人吐槽,本来女车主维权成功,让人挺开心的,但她又出了这么个事,直让人怀疑人生。
其实完全没必要为此心情跌宕。人是复杂的,她哭诉维权时占理,不等于她在什么事中都占理。所以我们既没必要因她被卷入债务纠纷,就否定她此前正当维权的意义,也没必要因她跟“店大欺客”乱象的叫板,就觉得她牵涉债务纠纷不可思议。
相反,我们应该对这种舆论连锁反应感到高兴,因为西安女车主的成功维权,不仅启发了很多其他车主维权,甚至还启发了债权者对西安女车主的维权。只要诉求是正当的,我们乐见这种搭新闻便车的维权意识。
所以,西安奔驰维权女车主反被维权,不必过于讶异。女车主可以对4S店正当维权,别人也可以对她维权,这很正常。而对于所涉具体事宜,舆论也不妨“一码归一码”,让是非对错被置于法律视野下审视,而非臆断先行。
□与归(媒体人)
编辑 杨林鑫 校对 危卓
(责任编辑:尤雅)
-
为何硅谷没出现知识付费热潮? 反观大洋彼岸的欧美,在用户付费习惯优于国内的前提下,走的并不顺利。...[详细]
-
医疗服务方 为了提供真正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服务方需要集成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数据来获取患者的一个完整的病情视图。...[详细]
-
所以这一次可以说是‘超乎寻常’。...[详细]
-
苹果虽然是最具标志性的创新者之一,但它的第一个创新其实就是抄袭了施乐在计算方面的发明。...[详细]
-
现实版“盲井”!接连杀死矿工骗取近百万赔偿金,骨灰让人随便扔了就行
细化来说还包括同一个页面,商品先后排序的调整优化。...[详细]
-
三、网站运营所需工作技能 想做好网站运营不容易,需要有过硬的运营知识和工作技能,才能保证网站持续运营,保持快速的发展。...[详细]
-
为什么人们会痴迷于养猫?不光是无法抗拒的可爱,更多的还是陪伴
而在现代企业里,质量意识越来越强,企业更加重视商品质量水平。...[详细]
-
当前网站建设行业有套模板,拷贝源代码,开源内容管理系统,原生态定制设计开发各种类型并存,下面主要讲的是一个定制设计开发网站流程。...[详细]
-
那些赶不上潮流的公司则只能留在原地一脸懵逼。...[详细]
-
因为我担心这篇文章会让很多人对创始人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员工和管理层的对立,我不想背这个黑锅。...[详细]